信息不对称
各类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主管部门缺乏动态产业数据,在行业监管、产业发展预判、有效政策对接、行业标准建立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。
静态数据
近年,政府主张将各部门数据打通,搭建企业信用体系,但实施效果仍不够理想,数据维度也不够完善,缺乏更多企业运营数据,如产品、招聘等数据。
不少行业主管部门对数据来源仍依赖于统计局,而那些是相对静态的数据。我国企业以小微企业为主,生命周期平均只有2.5年,行业发展和更新迭代非常快,目前主管部门获得的数据已不能满足行业管理的实际需求。
传统的管理模式
有限的人员编制、传统的沟通方式、跨部门的有限静态数据,使得行业监管工作不便开展,抓大放小式的管理不利于行业持续发展。
管园区
管企业
管政策
管标准
某政府部门管辖范围过大,无法有效管理辖区园区及企业发展动态,产业智囊
智能识别辖区园区数量、发展情况以及园内企业动态,智能生成各类数据报表。
某政府部门管理企业数量太多,但人员有限,无法有效管理。
产业智囊对风险企业进行智能预警,对潜力企业智能挖掘,降低管理风险、提升管理效率。
某政府部门做政策审核时由于缺乏足够的数据和工作精力,无法有效推进,
产业智囊智能分析企业的匹配度和潜在风险,大大提升审核效率。
某政府部门发布了园区评定标准,虽然有准入准出标准,但无法对园区进行有效监管。产业智囊可以定制标准,根据园区企业流动、
企业行业变更、知识产权变化等数据变化实现园区动态评分,对偏离标准要求的园区进行预警,实现了园区的标准化管理。